|
志愿服务给力城市文明 | |||
| |||
年末岁初,锡城街头随处可见节日的喜庆气氛,街上攒动的行人,欢声笑语,满怀迎接新年的喜悦。而在各大公园景区、公共广场、商业街、大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公交站、汽车站、火车站、宾馆、博物院……有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年轻志愿者,他们的身影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12月28日至1月3日,每天500名志愿者,全市105个志愿服务点,早上8点到傍晚5点,宣传、劝导、保洁、引导、检查……这些来自我院的学生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中国志愿者精神的内涵,体验冬日里的温暖与感动。 奉献:“您放心,这里有我在” 所谓“奉献”,即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短暂的等待、随手的搀扶、简单的问候,举手投足间简单的行为于他人来说也许是莫大的帮助。 元旦假期的火车站,人来人往。临近下班,经管系志愿者们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返校。“对不起,我要去买张车票,你能帮我看一会儿孩子吗?”一位独自带着孩子出行的父亲面对拥挤的售票大厅面露难色,营销1401班的周鑫同学二话没说接过孩子,“没事,您放心,这里有我在,我帮您看着孩子。”虽然送志愿者返校的班车已到站点,但周鑫同学仍然坚持等到这位父亲买票归来,亲手将孩子交到他手里才肯离开。 这个假期,对于会计系会计与审计1402班的陈锦宇同学来说,本是与父母在香港度假的团聚时光,但当得知此次志愿服务活动后,作为班长的他毅然放弃了赴港行程。 在志愿服务期间,师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谅互让也让人颇为感动。由于学校离市区较远,每日坐车往返,晕车呕吐是常有的事,却没有人因此而放弃,往往是随车老师和同学帮忙照顾和打扫卫生,又如建工系1401班4个女生晕车,她们的选择是提前20分钟下车步行至服务点。很多带队老师对于无锡也不熟悉,但是他们做了详细周全的准备工作,通过网络和本地同事查询线路,并亲自踩点准备。一些老师顾不得抱恙的身体和家人,坚持与学生们一同奋战。 友爱:爱是带你踏上回家的路 所谓“友爱”,即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志愿者之爱跨越地域、年龄、职业、贫富等一切差异,是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 1月2日,中山路梁溪饭店附近的人行横道上,一位老奶奶踉踉跄跄、惊慌失措,周遭车水马龙,眼看有些危险,艺术系室内1301蒋秋芬同学赶忙迎了上去,“老奶奶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原来她是迷路了,不知如何回家。”蒋秋芬赶忙把老奶奶扶到路边,打开手机地图,找到奶奶的家庭地址,把老奶奶送到公交车站上车之后才离去。下午2点半,梁溪饭店附近又出险情,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奶奶一不小心摔倒在马路上,当即不省人事,情况危急。这时,艺术系蒋秋芬、李威、陈思思3名学生立刻拨打120,并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往附近的第二人民医院抢救。 这是一个发生在金太湖广场的温暖故事,建工系的志愿者们正在整理自行车,突然发现一位奶奶很费力地推着轮椅上的老伴上楼梯,建工系单招1401班的仲康、于朝同学立马上前帮助老奶奶一起将轮椅小心翼翼地抬了上去,两位老人竖起大拇指对志愿者满口称赞。 火车站售票机前,一些老人不会取票,志愿者们伸手帮助;外地游客不知道候车室和卫生间在何处,志愿者们热情指引;自助机器卡壳,志愿者们到服务窗口求助…… “我们在广场周围打扫卫生,也看看爷爷奶奶们跳广场舞。他们都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说我们好样的,辛苦了。这个时候即便再冷再累,都觉得很值得。”作为回报,这些爷爷奶奶们热心地教起电信系志愿者们跳广场舞,“他们不会介意我们是陌生人而对我们避而远之,因为这身志愿者服,我们和他们的关系近了。”志愿者们在付出的同时体验到了爱之平等与快乐。 互助:“长大后,我要像你们一样” 在几天的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们向无数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了温暖,与他们,也许只有一面之缘,但其中一些却能影响人至深。 元旦假期,电信系的志愿者们在公园门口遇到迷失的祖孙二人,向他们询问59路公交站该怎么走,不熟悉情况的志愿者急忙求助公园工作人员,然后告诉了奶奶。奶奶和她的孙子说,“你长大了以后也要像这些哥哥姐姐一样来做志愿者。”志愿者们把帽子借给了小朋友并合影留念。“也许我们的影响很小,但至少有那么一些人受到我们的感染,会愿意加入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们在服务之余,也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宣传工作,向来往市民分发宣传单页,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当他们看到单页上的内容时都非常激动。”旅游系的志愿者们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一位2岁左右的小朋友,接到志愿者们的宣传材料后,竟也煞有介事地读起来,“他认真的模样非常可爱,也让人很感动。”对于一些老无锡来说,宣传材料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些老人们往往在路边驻足,认真阅读单页内容,并且和志愿者们热情交流,分享无锡城的美好,表达对自己家乡的期望。“他们的话让人很受鼓舞,让我们这些非本地学生也能感受到力量,让我们爱上这座城市,愿意为她付出,也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鼓励我们更好地服务。”旅游系的志愿者们说。的确,志愿者们正是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 进步:为志愿者点赞 保洁,是本次志愿服务中普通的工作之一,而平凡之处现真情。看到保洁大叔正在费力地捞树叶,学生们主动上去帮忙,让他休息一会。学生们边捞树叶边和他聊天,他说每天都要像这样捞半天的树叶,久而久之,便自己摸索出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捞出更多的树叶,他甚至还能对周围所有的花花草草如数家珍。“这位保洁大叔让我觉得,也许,做这些都只是小事,但有我们这样一批人关心他们,他们会更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们的家园就会更美丽。”志愿者们说。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服务期间,我院的志愿者们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肯定,简单的谢谢,温暖的微笑,亲切的握手……是对志愿者们辛苦工作的最好奖励。1月1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莉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中,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志新在走访时来到学院的志愿服务点并慰问志愿者。黄书记仔细询问了会计系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感受,会计系志愿者则从如何做好志愿服务及学院的保障措施等角度一一回答了黄书记的提问,获得了黄书记的赞许,黄书记反复叮咛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要做好防冻保暖工作、确保安全,并对志愿者们放弃休假、不畏严寒、坚守岗位表示赞许。 几天的志愿服务工作虽短暂,但受益良多,志愿者们坚持利用空闲的时间开展服务活动,为城市文明贡献力量。在天更蓝、城更美的锡城,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也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默默地为文明创建给力。据悉,一直以来,我院始终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创新工作机制,也涌现出了一些有亮点、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学院各级团委以社会实践为切入点,以校地合作为突破口,以具体项目对接为着力点,建立的校地共建、合作育人的模式。目前,学院已与火车站、鼋头渚、敬老院、义工组织、社区等30多家单位签署了基地共建协议,志愿服务项目涵盖为老、助残、扶贫、济困、儿童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彩虹桥”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项目针对智力障碍的儿童进行励志性教学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未来,学院将进一步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推动志愿服务的项目化、基地化、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为进一步倡导文明先进的生活理念,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李红梅魏鼎来源:团委党办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莉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中慰问志愿者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赵志新慰问志愿者 志愿者打捞树叶 志愿者在给老人们做引导 志愿者向市民分发宣传材料并交流 志愿者在馨和园广场帮忙推车 志愿者在中央汽车站合影 |